許多阿公阿嬤可能會在孩子玩樂或做其他事的時候餵食
但這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發展
尤其學齡後,影響會特別明顯
因為他從小就經常被"打擾"
只要孩子吵著要吃零食,立刻滿足孩子的慾望
「捨不得不給他」的心情,會讓長輩疼愛孩子到無節制的地步
這樣除了危害的孩子健康以外,也很容易被寵壞。
案例中最常見的就是,阿公阿嬤給了孩子什麼
然後要求他不要跟爸爸媽媽說
例如:阿嬤給了孩子巧克力,但是父母禁止孩子吃巧克力
阿嬤就要小孩不要告訴媽媽,而且孩子很聰明
他們懂得察言觀色,很快就懂得找誰可以獲得什麼
時間久了,孩子便養成不誠實、貪小便宜的習慣和個性。
探過擔心孩子的安危反而阻礙孩子探索世界的樂趣
很多老人家怕孩子摔倒、受傷,所以就抱著他
這樣會限制孩子願意嘗試的心,久而久之
孩子形成不敢冒險的潛意識,個性也會顯得更為膽小。
有些老人家會習慣"代替"孩子做事
例如:孩子端飯碗的時候,害怕他打翻,所以就趕緊接過去
幫孩子"完成"端飯碗的動作,這樣子的幫助行為時間一久
鈽彈減少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,對語言發展和動作協調
的行為能力也會產生影響。
孩子年紀成長,你卻發現孩子還是不知道怎麼穿衣、繫鞋帶
往往是因為他們的衣服都由大人替他們著裝的
常常幫孩子穿衣服會使孩子沒機會學習跟犯錯
這樣也沒機會去糾正錯誤,更為影響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養成。
推卸責任的對象不一定是人,也可能是物品
舉例來說:孩子摔倒後,老人家卻責怪是桌子的問題
這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分,總是將自己的過錯怪到別人或環境身上
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會是非常糟糕的影響。
「你把紅蘿蔔吃掉,我就給你...」「你乖乖、明天就帶你去...」
這些話一定覺得很耳熟,不只老人家愛說,很多父母也愛說
但是究竟有沒有兌現呢?不論是敷衍或覺得孩子還小所以隨口說
或許也可能是忘記,但是孩子對你失望的同時,也不信任你說的話
不只是對家人,對以後的人際或是感情也有很大的安全感影響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